典型的如《唐人街探案》、《白夜追凶》以及最近的《重生》,都是相对而言比较优秀的推理作品。
三年前,男主角陆闻在中国香港经营着一家侦探社,他身边有两位挚友,协同他一起破案。
而推理电影,则更加重视「逻辑」,一旦观众把电影的破绽找到,那么他们对电影的评价,必然一落千丈。
凶手用牛腿锤杀了死者,再将其加工为食物让顾客吃掉,从而实现「销毁作案工具」的目的。
问题是,这瓶11年拉图红酒的最佳保存温度,是15度,死者作为行政总厨,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。
他通过暗红的血肠颜色变鲜艳,推理出血肠的「血红蛋白」与一氧化碳产生了反应,从而判断出餐厅后厨有煤气泄漏:
因为「地中海乳酪含有的大量乳酸,与感冒药中的盐酸苯成分发生反应,使患者产生高血压」。
预告片中,他成功地吃出了泡菜中的血腥味,判定杀害总厨的「凶器」正是压泡菜缸的那块「喜马拉雅盐」。
正片里,他吃出桌上的日本料理过分新鲜,判断厨师在其中添加了「河豚萃取物」用来提鲜。
临近结尾处,他吃出了西多士的「陈皮粉」,而陈皮粉只有香港有售,从而初步推断出哪一块才是“真的西多士”:
尤其在“盛产名侦探”的国度日本,无论是漫画,还是漫改日剧,都早早进入了人们的视野。
在开头提到的漫画《为食神探》,里面的侦探高野圣也,甚至还会把凶案现场的美食吃个精光,让人印象特别深刻:
诚然,《美味侦探》作为一部低成本、低宣传的国产犯罪电影,说没有瑕疵那是不可能的。
五秒之后(我特地数了下,真的是5秒),他的好友阿娇就已经成功打入贩毒集团内部,并且已经以身试毒:
但作为低成本的悬疑类电影,有悬念、有包袱,最后还能逻辑自洽,甚至还包含数次高能反转,我觉得已经可以了。
如果大家正好无聊的话,那我觉得,躺在沙发上看一看这部影片,也不失为打发时间的好选择。